花蓮任拔菱角酥

我們想要您品嘗的是菱角的美味而非僅僅只是酥脆的外皮。重現豐原美食… 能使用304不鏽鋼器具我們絕不找便宜替代品; 能使用食品級原料,我們絕不使用對身體健康有危害的素材~

公佈欄

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

蘇花古道 - 後山北路最南段石硿仔古道學習之旅

再次感謝好友呂金安的友情相伴,沿途的詳細的生態解說更是令小犬與我絲毫沒有登高越遠之疲態,也再次證明了呂兄的博學多聞著實令人欽佩!首次拜訪就遇見大水量的瀑布...再次感謝...

蘇花古道中的石硿仔步道段,是清同治十三年( 1874 )羅大春率兵所開鑿的後山北路中最南的一段山徑,做為旅人往返花蓮蘇澳之用,在現今的崇德隧道南口之後就直下至海岸邊,沿海岸南行到花蓮,只要是能走的地方(像海灘、河口沙地)便直接走過,並沒有特別的工程施作,所以古道下到海岸之後就無明顯路基保留下來。日據時代想必也為日人所用,途中見到的礙子即為明證。

古道第一段上坡較陡峭,且無樹蔭蔽日,第一個休息點過後坡度減緩,且有樹遮陽,走下來顯然輕鬆許多。整體而言是條難度中低的古道。不建議走馬看花,沿途植物、生物多樣性豐富,一邊欣賞大自然之奧妙,一邊也能因為速度放慢讓登高之旅更愉悅。
上山約莫花了一小時三十分鐘(含可遇不可求的瀑布戲水...),下山約莫四十分鐘。

途經新城因為太早沒能買到的檸檬冰在回程時喝起來格外清涼...(人還真的不少...)

遭颱風破壞的古道起點想回復看來得花些時間了。還好,除了起點外均無受損。

呂兄解釋海水多重色彩原因為黑潮流過所致,也因此在這裡有漁民放置定置漁網。定置漁網呈蝦子形結構,分垣網(導魚入網用)、圍網、籠網。每個定置漁網造價約千萬元,每天分兩次收取漁獲,魚群多時中午還會加收一次。不過這樣的捕魚方式最怕的是颱風,碰到那樣的天候若沒收網,那整組漁網大概就毀了,可是把網收上岸一次卻又耗資不菲,只能說賺錢本就不易!



第一個休息點,視野非常棒,下方板下漁場的沙岸是立霧溪沖刷的沖積扇。立霧溪則是數十年前淘金客圓發財夢的黃金溪流喔。

首次訪客與攀登十數次的人都是頭一次見到水量這麼大的瀑布,是不是應該謝天謝地啊! ^^。如同前文所述第一點抵第二點瀑布休息點的步道上方都有樹蔭可遮陽,走起來格外的輕鬆。



月桃果實、月桃葉(左上右上)、山棕、可做掃把與簑衣的山棕及其果實(左下、右下)

土肉桂與蟲癭(左上)、杯狀藝陰石蕨(左下)、毬蘭(果肉厚實儲存水份用 下中)、黃藤枝、黃藤葉(右上右中)、菟絲草(植物殺手 右下)
黃藤連葉片都有銳利的倒勾,原住民朋友會取其枝葉做成捕獸陷阱,遊客行走時得當心不要被它勾倒。

瀑布戲水之外,讓任覺得不虛此行的還有下面的可愛朋友們! ^^ 幸會了,小蛇!謝謝你讓我們拍那麼久 ^^



第三休息處-碎石區,往前再走還有路,但難度變高。秋天應該再來看看秋高氣爽的清水斷崖。另外看日出應該也是絕佳地點,還有太魯閣峽谷音樂會在板下的活動似也可考慮在此處欣賞!


手機拍的相片有定位功能,特PO此記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